二、本体、工夫之辨
心学在王守仁之后迅速传播,很快就风靡社会而进入盛期,以致“嘉、隆而后,笃信程朱,不迁异说者,无复几人矣”[15]。但是与程朱之学一样,王守仁所构建的心学体系也存在理论上的矛盾。这些矛盾不仅使王守仁之后的心学向不同方向分化,而且也为王学中的派系争论埋下潜因。
王学理论中的矛盾和争论,集中体现在所谓“四句教”及对其的理解中。嘉靖六年(1527年)九月,王守仁奉命出征广西,临行前对门人钱德洪、王畿讲了“四句宗旨”,或称“四句教”,作为自己学说的概括,即“无善无恶是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。这月的初八,钱、王二人在访张元冲的舟中讨论老师的为学宗旨时,对这“四句教”的理解发生了分歧并争执起来。钱德洪认为这是王守仁教人的定本,王畿则认为这只是王守仁教人的权宜之法,“未是究竟话头”,认为作为本体的“心”若是无善无恶的,那么由其所发的意、知、物也都是无善无恶的。二人的争论相执不下,便在当天的晚上又去请教王守仁。王守仁遂移席天泉桥上,对二人解释了他的教法。他说他的教法本有两种:一是心、意、知、物均无的“四无说”,故一悟本体即是工夫。这是针对那些下根人立教的。但是上根人不易得到,如果轻易采用这种教法,很可能使人坠入虚空。另一是相对的“四有说”,是专为中根以下人立教的。因为这类人有习心,所以得要求在意念上采取用善去恶的工夫。当然都用“四有说”,则上根人兼修中下,自无流弊。据《王阳明年谱》记载,针对钱、王二人的争论,王守仁在天泉桥上说:“二君之见,正好相取,不可相病。汝中须用德洪工夫,德洪须透汝中本体,二君相取为益,吾学更无遗念矣。”希望调和钱、王之间的分歧,并一再叮咛说:“二君以后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,此四句,中人上下无不接着。我年来立教,亦更几番,今始立此四句。”这便是思想史上著名的“天泉证道”公案。